無菌質量保證體系主要包括:
文件管理/記錄控制:文件是過程操作的依據和記錄,是信息流轉的載體,企業制定了完善的文件管理與記錄控制程序,保證了藥品生產活動和質量活動的可追溯;
管理回顧/質量回顧/內審:企業制定了各類回顧程序,定期對質量體系各要素實施情況進行回顧總結,能夠及時發現質量系統中存在的缺陷并進行整改跟蹤,同時制定了內審流程,定期組織企業內部具有內審資質的人員對企業質量體系進行自檢,及時發現問題。
質量事件管理/CAPA系統:制定了質量事件管理(偏差、投訴、內審、召回等)程序,對生產、檢驗、倉儲、驗證系統等執行過程中發生的異常進行調查及評估,同時制定了CAPA系統,對在偏差、投訴、內審、召回、回顧等系統中產生的CAPA進行跟蹤。
供應商管理:建立了供應商管理程序,規定了物料合格供應商的選擇、審計及維護流程,根據物料的分級規定了不同供應商的審計形式以及周期。
環境監測:利用風險評估的工具確定更具代表性的取樣點位、方式方法,根據對產品無菌質量風險影響評估等級制定不同的的監測周期,以確保更有效的進行環境監控。
風險評估:企業對藥品生產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質量風險進行管理,包括但不限于:發生質量問題時、變更管理過程、偏差管理過程、產品技術轉移、設備系統確認、物料管理過程、生產管理過程等。主要采用失效模式與風險分析(FMEA)作為風險評估的工具,并輔助使用《ICH Q9質量風險管理》中提及的其他風險管理工具進行風險評估,確保影響藥品質量的風險被控制在可接受水平。